睡眠是人体的一种主动过程,可以恢复精神和解除疲劳。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全球有约27%的人有睡眠问题,成年人一年内的失眠患病率高达57%。失眠会造成第二天疲倦和动作不协调,长期失眠则会带来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障碍和工作力不从心等后果。目前,失眠已经成为一个影响现代人健康的重要问题,它不仅影响人的情绪,甚至能影响人的免疫系统,更重要的是,失眠往往是身体潜在某种疾病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河南省中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医师吕沛宛向大家介绍了一些助眠妙招,让大家轻松入睡。
妙招1:自制安眠贴
和药 在药店购买酸枣仁、远志、合欢皮各等份,打粉,用醋调成糊状,备用;
制贴 将黏性较强的医用胶贴剪成7cm×2cm的短柄“T”字形贴,其柄长2cm,宽2cm,“T”字横竖相交处贴一薄塑料纸备用;
选穴 印堂穴具有镇静安神解郁功效,穴位在两眉心之间;
贴穴 睡前1小时洗完脸后,将调好的药糊取黄豆大大小置于塑料纸上涂匀,将睡眠贴柄向下水平贴在前额印堂穴上。
妙招2:穴位按摩法
印堂穴 两眉心之间,拇指放在太阳穴上,食指弯曲顺眉弓方向由内向外推按。有镇静安神解郁功效
内关穴 在前臂掌侧中线上,腕横纹上两寸。用拇指顺时针按揉。有益心安神,宽胸理气,和胃止呕的作用。
神门穴 手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用拇指顺时针按揉。有益心气,安神志,通经络的功效。
照海穴 在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用拇指顺时针环绕足内踝。有益肾安神的作用。
妙招3:耳穴压豆法
耳穴压豆法是用胶布将药豆准确地粘贴于耳穴处,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疫、麻、胀、痛等刺激感应,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用磁珠耳穴贴贴耳穴神门、心、肝、脾、肾、内分泌、皮质下。白天按压2~3次,每次2~3分钟。夏天3天,其他季节5~7天,双耳交换。
妙招4:鸣天鼓法
上床后,仰卧闭目,左掌掩左耳,右掌掩右耳,用指头弹击后脑勺,让耳朵听到呼呼的响声,弹击到自觉微累为止。节律以每分钟50~60次,停止弹击后,两手自然安放于身之两侧,你便会很快人睡。
妙招5:放松精神的体操法
放松精神的体操疗法,包括眼部操和口部操,紧张与放松动作交替进行,紧张动作的持续时间是第一次略长,第二次减半,第三次再减半,依次按比例缩短时间。同时做口部操,使精神活动趋于平静,易于入睡。
眼部操:采取舒适的体姿,皱眉使两眼之间、鼻子上方感觉充分紧张后,立即放松,休息,反复做3~4次。
口部操:口部作吹口哨状,收缩唇部,并向前突伸,保持片刻立即放松,体息,反复做3~4次。
妙招6:艾灸法
睡前取仰卧位,艾条一支,一端点燃,自己手持艾条另一端,闭目,将艾条轻轻放在鼻尖上,让燃着的一端对着印堂穴,持艾条的手以鼻尖为支点轻轻上举和内收调整艾灸位置,灸点距皮肤约2~3cm为度,温度以患者感到温热舒适为宜,床旁另置一盛少量水的铁容器,当温热感减轻时把艾灰用拇指食指轻轻弹入容器内,每次灸至患者睡眠来袭,不能自已时,将艾条用容器内水熄灭,顺势就寝,嘱家人注意火灾。
吕沛宛介绍,中医称失眠为“不寐”。临床根据不同的病症表现,不寐可辨证为肝气郁结、肝郁化火、痰热内扰、营卫不和、阴虚火旺、心脾两虚、心胆气虚型虚阳上扰、瘀血内阻等证型,部分证型的方药有中成药选用,但最好还是找中医师辨证后服用汤药效果会更好。老年人器官功能减退,部分年轻人工作压力过大、工作疲劳,可因气血不足而出现失眠,因此这类人群治疗失眠首先要补充气血、调理阴阳,使阴阳各守其职而又相互协调而得安眠。
(内容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雾霾之下话咳嗽
近年十面“霾”伏频发,霾的核心物质是悬浮在空气中的烟、灰尘等物质,其中气体及粉尘能直接进入并黏附在人体下呼吸道和肺叶中,对人体健康有伤害。在这样的天气中,咳嗽不乏其人。咳嗽若不及时根治,有时会反复迁延不愈,甚至会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质量。咳嗽涉及病因众多,雾霾在其中起什么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从中医角度分清病因对症下药,效果往往柳暗花明。
对雾霾性咳嗽的防治,我们不能坐以待毙。雾霾致病,有内外两因,内因为人体正气不足,无力抵御,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外因为雾霾邪气侵袭。雾霾病的预防,主要有两个措施:一是加强人体抵抗能力,不妄作劳,增强运动,注意休息,舒缓情绪,二是做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对于外界致病因子,能避则避,避则不受其害,常用的防御措施包括:雾霾天气少开窗户、外出戴口罩、停止晨练、人体皮肤直接与雾霾空气接触后及时浴洗、室内使用空气净化器,有条件者甚至暂迁徙至雾霾较少、空气质量较好的地方等。
而无论雾霾刺激还是其他原因引起的咳嗽,除了专业治疗外,我们还需叮嘱患者既病防变、未病先防。对于咳嗽的预防,首先应注意气候变化,防寒保暖,饮食不宜太过肥腻、辛辣,嗜酒和吸烟等不良习惯尤当戒除,避免刺激性气体伤肺。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以提高抗病能力。易感冒者,可配合按摩迎香穴,艾灸足三里穴。慢性咳嗽反复发作者,可适当多吃梨、萝卜、山药、百合、杏仁、荸荠、枇杷等食物,注意劳逸结合。
(内容来源:中国中医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