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排班
就诊指南
门诊预约
住院须知
服务时间
医保服务
患者服务
为及时跟进当前最新知识技能前沿,根据月度业务学习计划,4月18日上午,院档案管理中心开展ICD-11业务学习。本轮学习内容由赵任伟同志围绕ICD-11基础知识,详细讲述了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新规则下的疾病编码结构内涵,重点对主干码、扩展码、预组配、后组配以及簇编码的使用进行深入阐述。
本次业务学习展现了ICD-11疾病分类的新变化、新规则。ICD-11共有28个章节,与ICD-10相比更名5个,新增6个,其中免疫系统疾病4A00~4B4Z、睡眠-觉醒障碍7A00~7B2Z、性健康相关疾患HA00~HA8Z、传统医学SA00~SJ3Z、功能评定补充部分VA00~VC50以及扩展码X为新增部分。在分类规则上,仍具有类目、亚目、细目的分类规律,类目由D1B23324这4位数组成,亚目、细目仍在小数点后一位、后两位。在内容表现上,ICD-11与ICD-10有着很大的不同,比如疾患“第一腰椎压缩性骨折”,ICD-11编码为NB52.0&XJ778&XA3291,ICD-10编码为S32.000x011,在编码表现上可以明显看到不同,ICD-11用2个扩展码对主干码进行并列修饰,体现更完整、准确的编码信息。“双侧葡萄球菌性肺炎”ICD-11编码为CA40.06&XK9J,ICD-10编码为J15.2,新编码用1个扩展码修饰体现单双侧的区分,更加准确体现疾病特性。ICD-11对ICD-10进一步优化了疾病分类的科学性、完整性、准确性,扩展码更好体现了疾病的急慢性、单双侧、左右区分,簇编码更系统的体现疾病的关联性、完整性,预组配更便捷的确定编码的唯一性。
下一步,档案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将以更积极的学习态度、更高的业务水平,更好的服务临床。(供稿:档案管理中心)